[2008012·文化] 贾平凹做客我校真诚谈文学

2008-12-30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辛珠郡 高娇 阅读:

  

   11月10日下午,刚刚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贾平凹莅临我校,与大学生交流文学问题,这是贾平凹获奖后首次亮相大学。短短了两个小时里,贾平凹用朴实的陕西方言,幽默的谈吐围绕当下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等话题与同学们展开对话,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

 

作家应学会“应学会把握整个的社会情绪”

 

   贾平凹首先对大家的祝贺表示感谢。他说,获奖对一个作家来讲是一种认可、肯定和鼓励,但也只是对作家一段时期的肯定与鼓励,只能给作家增加一些自信心,因此自己还要不断的努力,用认真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每一部作品。

   他说,任何时代都有他所属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并不是这个时代有话语权的人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而是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同样,一个时代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如同汉代的强大是夸张的,就像那些文物,虽然粗糙,但彰显着大气。而清代相较之则是一个衰败的朝代,虽然文物看起来精美细致,却仍旧难以掩盖他的小气。因此,我们进行文学创作,应学会把握整个的社会情绪。

   贾平凹谈到创作时认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现在处于哪种时代,这个时代的情绪是什么,怎么认识这个时代……”仔细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代是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变时代,也正因为他有了巨变,才有了文学的繁荣。当今社会,时代的主旋律是“变”,“变”是一种强势力量,这同时也是使国家和人民强盛的幸事。对于中国来说,不变,不改革将会没有出路,改革这条主题一定不会变。

 

文学艺术,关怀的是人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

 

    贾平凹强调,文学艺术,关怀的是人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人性在这个时代,充分表现了他全部的魅力。人性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在这个时代表现的是最完备的。所以说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他给予我们的素材和思考都是最多的,想象力也是最大的。而且如今的巨变,以前的作家是没有碰到过的。因此这一代的作家经历了这样一个充满变革、丰富无比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

   他表示,“什么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政治宣传、政治教化还是关心人本身?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不会产生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小说,应该要写人,应该要关怀人的,要直指人心,而不要受题材的约束。以前有人提出题材成功作品就成功,现在回想这种说法是十分荒谬的。

 

妙语新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贾平凹在讲座中提到,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阐释于写作上,就是说写作要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和品质,要关怀人,追问人性的问题。而在方法上,语言上,一定要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不同,生存状态不一样,造就的审美方式必然不相同,其表达的方式肯定也是不一样。因此我们应在借鉴西方文学的同时,继承和坚持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学创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方法还是应以我们的为主……

    在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贾平凹认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当有同学请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进行自我评价时,贾平凹坦诚地说了四个字:“毁誉参半”。

   报告会开始前,党委书记赛云秀向贾平凹赠送了一件用玉石磨刻的《秦腔》,贾平凹则为我校亲笔题词。在讲话中,赛书记向贾平凹表示祝贺,对他能在百忙中亲临我校讲学表示感谢。张君安副校长介绍了贾平凹的文学成就,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和创作精神,称赞他一直坚持创作,每时期都有重要的作品出现,早已是“著作超身”。

    党办校办主任张志昌,党委宣传部部长李金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艺术馆馆长木南先生等出席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人文学院院长冯希哲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