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校友风采] 是鹰,就到天空去飞翔

2008-10-20 作者:王铁 秦霞  阅读:

 

    吴敏忠,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研究所导弹型号总师

 

   军用吉普车卷起一路尘烟,

 

   在戈壁沙海颠簸前行……

 

   正是黄昏时分,远远望去,一片厚重的祥云托举着那轮橘黄色的太阳,云蒸霞蔚,壮阔异常。而夕阳之下,沙脊如弯刀之锋,黄涛翻滚,云影相接,连绵不绝。

    吴敏忠靠窗而坐,望着远处的天空和沙海,不禁热血涌动,如痴如醉。脑海里,也立刻涌出唐代诗人王维那传颂千古的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其实,这样的场景,这些年里吴敏忠已经经历了无数回;可每次身历其境,面对着大漠戈壁,夕阳沙海,他还是禁不住激情满怀,血脉贲张。他总是觉得,这连绵的大漠,强悍的戈壁,其实正是他们这些共和国铁血军人的最好写照。

    从大漠深处的试验场到戈壁边缘的基地,驱车要走上七个多小时。吴敏忠开始时一直都在贪婪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后来,困倦一波波地涌上来。他太累了。整整一个月里,他和项目组的同伴们都在试验场为一种新型号导弹的静爆试验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从试验方案的修订、靶场选定、靶标布设,几乎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那种新型导弹的研制,对国家对军队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种全新型号的导弹,其防御机动能力和毁伤效果都是史无前例的。他当然只有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静爆试验开始之前,曾出现过一些问题,他和同伴们一一予以解决。试验进入读秒阶段时,他们大都是信心满满,但结果却让所有人郁闷不已:导弹战斗部某个节点的起爆比预设时间足足晚了30秒——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别说30秒,即使是3秒,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关键。吴敏忠立刻感到了问题的严重,随即搭上一辆吉普车,赶回基地。

    那天,车到基地,已是子夜,用凉水擦了一把脸,吴敏忠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项目的研制已经进行了两年;吴敏忠是从立项时就进入项目组的,对研制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情况自然相当熟悉。他从微机里调出了相关的资料,一点点地抠,希望能从中寻出些蛛丝马迹,但直到旭日初升,还是一无所获。无奈,他只好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程序,重新为项目建立了一个数值仿真模型,将导弹在侵彻过程中的过载震动、引信控制参数,以及战斗部各节点的受力情况和侵彻轨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梳理,终于,在第三天的深夜,找出了导致问题发生的那个关节点。

    一个月后,静爆试验如期完成;此后的半年里,在靶场,连续三次实弹飞行试验都大获成功,每一颗都精确地命中靶心,并适时发火起爆。

   在北京,在总部首长举行的庆功宴上,同伴们豪情满腔,踌躇满志。吴敏忠却沉默无语。因为就在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师傅。

 

是鹰,就得到天空去飞翔……

 

     师傅姓潘,在古城西安,在吴敏忠长大的那座军工厂大院里,因为极强的专业能力,师傅名气很大。记忆中,师傅对少年时的他,总是一副亲切温和的面孔,上学路上遇见,他怯怯地叫一声“潘叔”,师傅点点头:“快去上学吧!”说完,就匆匆地往车间赶。那时的师傅,腋下总是夹着一卷厚厚的图纸。

    1986年,吴敏忠从西安工业学院精密机械专业毕业,回到军工厂。厂里给他指定的师傅正是“潘叔”。当时,师傅刚刚组建了一个项目组,攻关一种新型的导弹电子引信。吴敏忠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进去。而师傅给他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两套《外军引信手册》和《引信构造与作用》。“尽快啃下来!”师傅说。

    吴敏忠加班加点地啃完了那两套书,他也因此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研制过程中,他成了师傅最好的助手。而那两套书,吴敏忠后来一直带在身边,因为翻动得太多太频,书页大多已经卷边起毛,显得破旧不堪,却总是被他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项目的研制持续了四年,其间,遇到过无数难点和技术瓶颈,他们的努力一次次无功而返。有人因为看不到希望,相继退出,转而搞起了更能出成果出效益的民品研究。困难的时候,吴敏忠选择了坚持,他相信研究终会有成功的一天。所以,他陪着师傅一路走了下来。

    项目大功告成并获奖后,有一天,师傅找到他:“通过这个项目,我觉得在专业上我们都有不少欠缺,而这只能用系统的深造才能弥补。我年龄已经不允许了,可你不同,你还年轻……”在师傅的鼓励下,1991年,吴敏忠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引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回到厂里,继续与师傅一道搞军工品的研究。

    2001年,解放军某导弹技术研究所看中了吴敏忠。吴敏忠犹豫了,他本来是想跟师傅联手,痛痛快快地搞几个大项目。“那个研究所的条件在全军是数一数二的,在那里,你能出更多的成果。”师傅说。“是鹰,就得到天空去飞翔。你必须去!”师傅又说。

 

我的义务我的责任

 

    刚进入研究所,吴敏忠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发现:好几位专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手指残缺的现象,后来一次亲身体验才了解其中的缘由。在某型产品试验时出现了故障,本来应该点火的却没有动静。为了准确查明原因,吴敏忠开始将产品回收分解。在进行恢复保险并断电程序时,他只觉得手中一振,产品后部喷出一线火光,好在那是预研阶段,火工品药量极小,所以,只是手上伤了点表皮。如果药量再多一点,他的手掌或手指也就很难保证完好无损了。

    这样的危险其实还是小儿科。在一次次前往试验场的飞行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在导弹发射的首端或落区末端,在检测爆轰效应或回收导弹战斗部的时候,科研人员所面对的,常常是生命的威胁。一次,一枚导弹战斗部发生意外爆炸,幸亏有个时间差,他乘坐的检测车行进在进场路上,只是崩起的石块噼噼啪啪地落在车棚上。不过,吴敏忠深知,作为共和国绿色方阵中的神圣一员,他只能倾尽一切,为锻造一枚枚护国强军的钢铁长剑,挥洒青春的激情和热血。因为,那是他的义务,更是他的责任。

    吴敏忠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到研究所后接受的第一个大项目,是为一种新型弹头的飞行试验作综合毁伤效应研究。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位于大漠深处的效应靶区。蓝天白云,流动的沙丘,挺拔的胡杨,一切都让他欣喜,令他激动,但任务的紧张却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一个多星期里,他们要完成三发弹头的试验工作。靶标效应完善方案,引燃效应物的布设,毁伤效应测量、评定……这些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那段时间里,吴敏忠每天的睡眠都不足三个小时。虽然条件艰苦,时间紧张,又倍感压力,但吴敏忠却觉得既充实又快乐。项目研究获得成功之后,吴敏忠很快又加入了一个对他而言更具挑战性的研究小组。

    某型号导弹的特殊战斗部是我军新一代软杀伤武器,也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我军打赢自卫反击局部战争中的重要杀手锏武器。吴敏忠承担的前期任务之一,是要在十个月内主持完成战斗部关键技术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而这在我军装备研制史上是罕见的。

    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吴敏忠知道自己别无选择。而在优化技术方面,他也有着常人所不及的优势。比如,在研究开始初期,他就在提高子弹引信瞬发度、投放装置优化等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随后,他对验证和验收时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作了严密跟踪,确保了项目研究按照计划方案顺利完成。

    演示试验的成功,为项目的立项和型号的上马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吴敏忠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主研人员之一。寒暑更迭,时光匆匆。在北京的研究所,在戈壁基地,在大漠试验场,吴敏忠与他的同伴们以十年磨一剑的执著和坚韧,排除了前进路上的无数障碍,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大功告成的一天。

   “那种型号导弹的最终研制成功,为我军拓展常规打击能力和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赢得先机,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使命,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我参与的,虽然只是总体中的一个环节,但我依然感到无上的自豪和荣光。”吴敏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