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综合新闻] 问卷调查显示:近九成读者关注本报

2008-10-20 作者:本报未央学生记者站 阅读:

 

    本报上学期末开展的一项读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九成读者曾经或经常阅读本报,这表明《西安工业大学报》复办两年以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同学和老师的关注。

本报受到近九成读者关注,已成为校内在学生中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

    此次问卷调查分“教工组”和“学生组”,其中教工组印制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9份;学生组发放调查问卷近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50份。

    在阅读《西安工业大学报》的情况方面,“每期阅读”与“偶尔阅读”的比重分别为11.46%与79%,另外近9.5%的学生表示从未阅读,近九成的关注度说明校报已经在校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本报采取逐宿舍发放的方式,近七成学生比较容易得到校报,加之宿舍内传阅的频率比较高,使得《西安工业大学报》已成为校内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

    在版式设计方面,7.6%的同学表示对《西安工业大学报》目前的版式风格满意,“基本满意”占76.19%。还有16.20%的同学不满意。这一结果说明校报的排版方式还存在着不足,尚有提升的空间。一位人文学院同学留言指出“(校报)排版不够吸引人,太过死板,不够创新”。

    在回答“您认为应作哪些改变”的问题时,选择增加图片的读者占到近五成,为46.05%,42.7%的读者认为校报应该改为彩版,另有21.03%的人希望校报改变目前的编排方式。此次问卷中反映出的“改为彩版”和“增加图片”的呼声很高,说明往期校报主要以文字为主,鲜有反映校园要闻、学校生活的高质量的图片。          

   在回答“您希望增加哪些方面的报道”的问题时,希望增加毕业生走向等就业方面内容的占到69.19%,达到近七成。其次是希望增加学院动态和科研成果,分别为33.89%和26.59%,还有25.73%和20%的读者希望增加一些校园文学和教育改革方面的报道和稿件。

    调查中,很多同学提到“希望能够提供专业前沿、走向,校内项目进展、兼职实习的单位及毕业就业单位介绍”,还希望“能够多一些校内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或知名教授介绍及其科研项目及成果介绍。”尤其在“毕业走向”一方面,有着高达7成的需要,很多读者希望“单独开辟一个栏目专业报道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及就业情况”。

 

综合评价一般,读者希望“多多报道校园里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在对本报的综合评价上,53.30%的读者选择了一般,选择较好的占32.27%,另有1.95%和6.81%的人选择了非常好和一般。有近六成的读者认为本报需要在新闻内容方面加以改进,而认为应该改进报道水平和版面编排的则分别占到37.08%和18.92% 。客观的来看,目前读者对校报的评价并不高。这表明,校报要赢得大部分读者的认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多多报道校园里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是不少读者共同的呼声。一位光电学院的同学在留言中写道“不应该模式化、死板化、机械化、政治化,多多揭露隐藏问题,不要整天粉饰太平”。

    有同学在留言中谈到,“多揭露一些存在的问题,多一些客观性的东西,使我们把校报当作一种提升自身素质的读物”。还有学生表示“缺少提高大学生能力及处事的相关文章”,“应多一些安排学习生活的引导”甚至“希望多一些学校以外的、国际局势等综合报道”。“我觉得要么精致、要么严肃,总之得有一个独立的特点。比如说内容很泛的话,就让视野更加广阔,着重于内容的丰富性。如果内容少,就深刻一点,确实能从中收获一点东西。”这些要求无不体现着对现有记者素质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出一个以前不太关注的问题:校内拥有电脑的同学,广阔的互联网提供给这些同学了解学校、了解世界的平台。而对于很多没有电脑的同学,则会抽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校报,因为校报已经成为他们了解校内信息的重要来源。

    读者调查显示出的问题,诸如如何在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求下,尽可能向老师、同学的要求靠拢,争取读者群,获得比较好的口碑等等,都将是校报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