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6期·校园] 工大学子情系灾区献爱心

2008-06-04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胡忠英 阅读:

 

2008年5月16日,“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四天,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中传送着这样一条信息:今天16号晚22:00,宿舍集体熄灯三分钟,为在四川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默哀。晚十点整,西安工大未央校区各公寓同时熄灯,二公寓的灯光却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形状——心形,同学们纷纷站在公寓底下面对灯光,默默祈祷,同学们以这样的方式悼念所有在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

   大难无情,大爱仍在。几天来,地震灾区的灾情牵动着西安工大师生员工的心。校党委行政部门高度关注,专门召开会议紧急部署,号召全校师生员工为急需救援的同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灾区人民度过难关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校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为受灾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教职工、离退休职工纷纷为地震灾区献上了一份爱心。各学院学生以班为单位分别进行了捐款。校工会,团委还将举办“心手连心,凝聚人心 传递爱心“ 师生红歌会,表达与灾区得同胞共度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得胜利。

在这次震灾中,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的大学生们,在炽烈的感情背后,我们都看到了爱心和理性。

05级人文学院学生董杰说:“ 我们一方面尽自己所能及捐款捐物,因为人力的支援不大可能;另一方面,祖国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但我们应该迅速振作起来,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祖国的未来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建设,试想如果我们有足够发达的科技,能预测出地震的发生,那么就可能避免巨大的损失,没准在不远的将来,探震仪将由我们中的某个人研制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

“小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那就是一种大爱,无论灾难有多大,除以十三亿,就会微乎其微了。”人文学院05级901班班长陈威华在整理班级的捐款时说:“我们班刚好捐了888.8元,这不是故意的,是一种巧合,索素琦同学身上刚好有68.8元,他就全捐了。我们不能去四川,只能捐款,我们国家那么大的灾难都挺过来了,这次的地震,有全国甚至海外的那么多人的关注,一定能挺过去。”  

06级经管学院学生王泽宁说:“中国人民永远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我很想献血,但在学校好像还没发现有人组织,我觉得这是最急需的,因为地震后外伤比较多。” 同时他认识到虽然我们是大学生了,但发生紧急情况处理起来还是有些盲目,我们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教育。

06级建工系的余军同学为灾区捐了200元,和很多默默捐献,献爱心的同学一样,他们的愿望很质朴、简单:“希望能够帮助到灾区的人民,让他们早日渡过难关,”同班同学张金是借钱捐款的,他说:“我没有什么别的多的想法,通过报道和图片看到灾区的情况,觉得那里的同胞太可怜了,就是想捐钱帮助他们,但自己身上又没钱了,就借钱捐。”

“我现在特别想回去,虽然很多人都不是我的家人,不是我的亲戚,但是我们都是四川人,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特别亲。”我校四川籍学生黎华琼说,“ 我家里人现在都在外边住,我每天都和家里人通电话,知道他们安全后才能安下心来。我希望所有人一定要团结起来,要挺起来,在历史上,四川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都那么坚强,我希望这次也是,现在祖国各地都往四川运物资,这种团结的力量非常大。”

面对同学们的这一些列举动,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杨艳非常感动:“学生都是自愿捐的,从捐献的结果看,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同学自身是贫困生,但却积极献爱心,07级的一个同学,他家就在灾区,他自己也没有多少钱,可还是捐了100多,同学们的这种行动,令我很感动,这些钱体现了我校学生对灾区的爱心和心意。这次地震涉及的面比较广,属于天灾,特别是汶川县,对于幸存者来说,他们能坚持到最后,是非常勇敢的。现在国内外都伸出援手,只要人在,相信家园很快就会建设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