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陕西省委宣传部获悉,经自下而上逐层推荐、专家评审会评审和省委宣传部研究,本报记者孙巍等20人近日被确定为我省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至此,我省“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已有门类6个、“四个一批”人才55名。
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该工程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随着宣传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专门技术人才也先后纳入此项工程。
据介绍,自2005年以来,省委宣传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有力推动了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每年举办一期研修班、组织一次座谈会等形式,用最新方针政策引导人才投身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改革实践。二是加强项目合作,先后组织小型人才研讨活动30余次,对20多个有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或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促进人才与多家公司达成项目合作意向。三是加强事业激励,通过为人才搭建平台,营造有利环境,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成作家高建群开通了陕西首个作家个人官方网站,且已有4名人才入选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四是加强制度保障,制定了“四个一批”人才培训工作实施办法及联系制度、奖励资助办法、退出办法等方面专门规章制度,理顺各方面关系,确保“四个一批”人才工作稳健发展。
此次确定的我省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共20人,分别是:刘进田、李刚、王长寿、刘晓兵(女)、吴军安、孙巍、孙维(女)、曹刚、仵晓岚、屈桂兰(女)、谢艳春(女)、胡冰、冯希哲、韩靖、张金平、杨俐(女)、杨劼、胡西峰、金岩、赵智勇。其中,文化专门技术人才首次纳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体系,并有2名动漫人才入选。(通讯员 李盛荣 记者 张 鑫)(责任编辑:高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