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致富的“大学生村官”(《西安晚报》20140706)

2014-07-06 阅读:

西安市沣东新城斗门街道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毛海涛,虽然年仅29岁,可他立志扎根农村,靠能力引导群众致富。这位大学生村官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进行了报道,他还荣获“西安市青年标兵突击手”称号,并获得西安市第十五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大学生村官住进村委会

29岁的毛海涛是西安市沣东新城斗门街道花园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毛海涛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后,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担任花园村村主任助理。

“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大到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小到村民纠纷、婚丧嫁娶,哪件事都不能马虎。”毛海涛说,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作,对刚走出校门的他是个不小考验。

为了迅速开展工作,他搬到村委会住了下来,一有空就往群众家里跑,慢慢地大家熟悉和认可了这个热情淳朴的年轻人。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毛海涛还经常利用大学生村官网开展学习交流,并在花园村首次举办了大学生村官联谊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动交流。

工作之余,他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制度,为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带领村民找到新的致富门路

长期以来,运输业和种植业一直是花园村的主导产业,毛海涛说,“如何让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让特色产业落地开花,这成了我苦苦思索的难题”。

结合花园村产业发展实际,毛海涛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建起了农业信息网站,通过农业信息网站解答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发布产品供求信息。

花园村具有种植花卉、蔬菜的传统,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毛海涛向村两委会提交了建设 “百亩蔬菜大棚基地”和“百亩花卉基地”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让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今,花卉基地已经扩大到500多亩,在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

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地收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一个网络游戏让毛海涛产生了灵感,他要让虚拟世界中的“开心农场”变成现实,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农村来种地。

经过不断发展,“开心农场”已从当初的单纯土地认种发展成为现在集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认种庄园,为群众又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

在村两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全村人均收入也由6年前的40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15000多元,村里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和绿化,自来水、广播电视网络全部入户,全村人的合作医疗费用及养老保险金全部由村里负担上缴。

现在,由村里出资修建的文化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花园村真正成了“都市中的田园、田园里的都市”。2011年10月,毛海涛以高票当选为花园村党支部书记。 记者 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