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21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国家基金工作总结暨2026年度国家基金申报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侯成义、校长姚尧、副校长陈建出席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学亮主持。


会议开始,姚尧作了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动员讲话,强调了国家基金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其中涵盖了青年基金对于新入职教师的重要意义,以及专项项目对科研骨干教师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从全局高度统筹部署,全方位、多维度做好国家基金申报的保障工作;二是构建并完善联动申报体系,推动学校、学院、团队、个人四个层级实现高效协作,强调各级部门应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组织监督职能;三是聚焦攻克青年基金向面上基金过渡这一难题,旨在总结国家基金工作经验,为新一轮申报积蓄力量。

会议特邀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作了题为“高质量基础研究成果产出的个人浅见”的专题报告。王文以顶尖科学产出具有显著传承因素为切入点展开主题阐述,着重剖析了科学、创新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基础学科研究的经验感悟,涵盖正确把控研究方向、科学规划课题,以及借助有限资源和经费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促使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重视挖掘学生潜能,培育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人才等,强调开放合作、整合资源的重要性。会议还特邀西北工业大学邱强教授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的思考”的专题报告。邱强以对当前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为切入点,着重指出提前布局的重要性,强调应注重对政策导向的追踪。全面阐述了项目申报全流程中的注意事项,站在审稿人视角解读申报书的重点与要点,引导申报者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这一系统工程,强调谋划应先于行动。倡导行业高校充分发挥开展基础研究的自信与优势,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并对基础研究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动员会上,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长富、朱昆分别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作了工作总结和申报动员工作部署,深入分析了2025年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新生院王丹、材料与化工学院张红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三位老师分别从个人撰写经历及心得体会等方面分享了基金申报的经验。

陈建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重要认识:其一,强调了基金对于提升学校科研实力、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学科评估和科技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二,提出了个人和学院层面在基金申请工作中的具体举措,涵盖投入充足时间、接受专家专业指导等方面,尤其强调要大力培养创新意识;其三,鼓励全体教师坚定信心、奋勇拼搏、积极进取,早做准备,全力推动2026年国家科学基金申报取得新突破。

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国资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教师代表、博士研究生代表,科学技术研究院全体人员,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文:任靓 图:张萌 张浩杰 张琦琦 张成谕 审核:朱学亮 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