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祖国大地,谱写青春华章——西工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爆表”进行时

2025-08-08 来源:团委 阅读:

(本网讯)2025年暑期,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全校共组建91支实践团队,包括36支校级示范团队和55支院级团队,其中1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2支团队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2000余名学子奔赴全国13个省的70余个市县,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区服务等9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彰显时代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延安精神,18支实践队通过参观红色旧址、重温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大思政课”中的重要作用。

“薪火延承·物语思政”实践队以“重走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之路”为主线,从西安出发,一路北上深入陕北,最终抵达延安,通过“实地调研+感悟历史+专业创作+思政讲授”的方式,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融合育人路径。

“红色筑梦,薪火相传”实践队一行深入延安、吴起等地,以“踏寻圣地忆峥嵘 对话前辈砺初心”为主题,通过走访革命旧址、采访老兵、校园宣讲、创作微电影与电子报等形式,引领学生筑牢信仰根基,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用青春汗水书写时代华章。

“三秦晋地·抗战精神寻迹”实践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解、互动研讨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学习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数智党史地图 弘扬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坚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将研学成果进行数智创作,走进“西工小树苗”夏令营开展“数智赋能‘途’说党史”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焕发新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24支实践队深入到乡村一线,亲眼看、亲手干、亲身悟,投身乡村振兴,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产业调研、生态保护、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促振兴——小小塑料开启乡村致富新篇章”实践队一行赴杨陵开展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实践队结合专业所长,通过校企合作、技术研讨、田间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索新材料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前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红链兴农”实践队赴镇安县多地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镇安县乡镇调研茶叶、木耳、北阳山牛肉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制作,走进农业科技企业,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为当地探索电商助农新渠道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可行方案。

“陶铸青春,助力振兴”实践队前往澄城县,通过深度调研、技艺体验与网络直播宣传等形式,实践队员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尧头窑黑瓷烧制技艺的千年魅力,用创新行动赋能非遗传承,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农·流量”助推陕北乡村振兴实践队赴榆林开展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把革命故事、非遗技艺与设计专业相结合,以“红韵榆林·育梦陕北——红色薪火传教育,匠心非遗兴乡村”为主题,完成150平方米墙绘。墙绘让“沉睡”的窑洞开口说话,文创让古老的技艺走进日常,乡村因此获得可感可知的新身份。

聚焦创新发展,勇担时代使命。14支实践队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践,进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生产应用的探索调研。坚持社会实践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走访调研、科普宣讲、科技应用等,把创新融入青年的血液,让创造成为青春的标志。

“逐梦长空,志在苍穹”实践队赴西安市各地开展航空工业发展调研活动。实践队先后调研了西飞科技(西安)工贸有限公司、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队员们实地参观了企业智能化仓储设备等,实地观摩航天材料从原料处理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生产环节,了解航天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要求与技术突破,体会“航天品质”背后的技术沉淀与匠心坚守。

“驭风者”汽车行业调研社会实践队探访西安汽车制造基地。实践队员走进陕汽、比亚迪、吉利三家代表中国汽车产业不同发展路径的龙头企业,近距离接触前沿的汽车制造技术,了解5G智能工厂的运作模式,深刻体会到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专业认知。

“守护遗产·AI数字赋能山西永乐宫壁画虚拟修复保护”社会实践队赴山西开展壁画数字化虚拟修复与保护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虚拟数字赋能”串联晋陕文化地标,从运城溯源、芮城深耕到西安拓展,深化永乐宫壁画虚拟修复研究,探索“技术+艺术+传播”传承新路径。

“兵工薪传,矢志锋镝”实践队赴陕西华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陕西华山射击俱乐部等单位,了解当前先进兵器工业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通过观看实验项目、实物展示等,队员们切实体会到现代武器装备从人工测算到智能模拟,从“纸上谈兵”到“实战化测试”,装备试验技术的跨越,正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写照。

13支实践队围绕基层服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坚持社会实践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开展企业走访、科普宣讲、环保调研、教育关爱、法律普及宣传等实践活动,既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光电砺刃耀童心,兵工启智绘未来”实践队赴渭南市开展国防教育科普实践活动。实践队来到渭南市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队员们运用视频讲解与实物演示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通过介绍我国航母建设等重大成就,展示99A主战坦克的精密模型等,讲解其机械结构和作战原理,使青少年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到现代武器装备的科技水平,加深对科技强国理念的理解。

“桔乡彩假,童梦飞扬”社会实践队在共青团城固县委的指导下,联合小东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当地20余名6-14岁青少年开展了为期5天的“七彩假期”公益课堂活动。活动以“学科辅导+多元实践”为核心,通过趣味课程、安全教育、课业辅导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家长与社区一致好评。

“七彩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莲湖区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进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第二社区蓝精灵儿童服务站,以“青心相伴,益起成长”为理念,围绕课业辅导、文化浸润、素养提升等方面开展活动,为社区儿童营造了安全、充实、快乐的暑期成长环境,切实缓解了家庭“看护难”与“辅导难”问题。

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千余名学生积极投身于街道社区服务、党政机关见习、企业实习以及“返家乡”实践中,在基层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服务、绿色发展、文化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构建“社会实践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结合”“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促进”的工作模式,构建“四化多维”实践活动组织体系,“项目化、菜单化、品牌化、成果化”推进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政府见习、“返家乡”、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多维度促进,凝练形成“思想政治引领+专业知识实践+素质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特色,使社会实践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总结社会实践经验,用好用实社会实践成果,持续巩固实践育人成效,引领西安工大学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夏开成 图:各实践队 审核:牛迎宾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