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9日上午,由我校党委书记侯成义、校长姚尧带队,党政领导班子一行赴西北工业大学回访交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校长宋保维出席座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吕卫东,副校长杨益新、张开富参加调研。座谈会由张开富主持。


李言荣对我校党政领导班子一行表示欢迎。他说,西工大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系统整机型号能力强、“总师育人文化”深入人心、以“三项改革”为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三个特点。学校近两年来锚定“127”发展目标,在关键指标和核心任务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西安工业大学作为“兵工七子”之一,军工特色鲜明,有着良好的办学基础。两校自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交流密切,互动频繁,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对口交流,携手共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宋保维表示,西安工业大学在70年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兵器领域输送了众多人才,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两校人缘相亲、使命相近,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加速推进了两校师生间的密切沟通与交流。希望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寻找符合双方特点的合作切入点,在兵器与无人系统领域等方面共同谋划科研合作项目,推动协议落实落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实践贡献高校力量。

侯成义首先对西北工业大学在近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并对西北工业大学给予我校的帮扶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双方此前签定的帮扶合作协议全面、深入,有效提振了我校师生的信心,为学校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表示,当前我校正以军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奋力前行,要系统学习西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管理运行等多个方面的先进经验,着力提升我校办学治校水平。同时,他希望西北工业大学持续推进对我校的支持,共同推动协议内容扎实落地,助力我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姚尧在讲话中对西北工业大学推动两校合作协议落实,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我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西北工业大学所秉持的“总师育人文化”“三实一新”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位西工大人的血脉之中,在本次两校帮扶合作中也切实体现了西工大实的作风。他表示,在西工大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一定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充分把握陕西省对行业高校的政策支持机遇,稳步向军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会上,双方参会人员就合作协议签订前后的互访工作成效进行了交流。

会前,我校党政领导一行参观了西北工业大学科技馆和科技成果转化展厅。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研究生院、教务部、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与平台处、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和我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今年5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与我校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共同时代使命,在八大领域22个项目中擘画了发展蓝图。截至目前,两校密集互访30余次,调研交流内容覆盖学科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管理服务等多个维度,一项项“西工大经验”在我校落地生根,“校际结对帮扶促建”的创新实践在西北大地焕发蓬勃生机。
在共同使命的驱动下,两校合作根基深植于深厚的红色基因。共绘发展战略蓝图,西北工业大党委书记李言荣等校领导率队亲赴我校,从科研创新、学科布局到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双方构建起“校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对接、学院结对”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合作蓝图扎实落地;依托国家“国防七子”和“兵工七子”的血脉联结,在“航天+兵器”育人新模式、国防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着力锻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协同创新体。共促重要领域突破,两校在材料学等学科联合攀峰攻关,推动基础学科师资共享,为我校“双一流”培育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吸取“总师型”人才培养体系、科创竞赛联合孵化等经验和做法,创新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定额法+基数法+因素分析法”的管理模式实现资金统筹与精准配置,绩效评价环节构建“目标设定-过程监控-结果应用”闭环体系、后勤财务管理推行“社会化改革+成本精细化核算”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治理体系,提升我校治理效能。共构长效发展机制,两校图书馆、机关党委等基层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以党建引领驱动资源互通;西工大附中对西安工大附中实施全链条帮扶,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校友会、基金会联动搭建产学研平台,汇聚社会资源反哺发展。
两校的结对帮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响应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的一次先行尝试。我校将充分学习借鉴西北工业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基础教育和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推动创新发展,早日将我校建设成为军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文:常玢超 图:西北工业大学 审核:刘建兵 编辑:常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