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引发广大师生强烈反响

2025-09-03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本网讯)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学校精心组织师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全体校领导与2025级新生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共同观看直播,其他师生在不同会场观看直播。阅兵式在广大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侯成义表示,今天和学校2025级的6000余名新同学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心潮澎湃,感触很多。盛大的阅兵式全面展示了国威军威,极大地提振了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实践的推动者,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西安工业大学有着鲜明的军工背景和特色,建校70年来为国家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锐意推进改革发展,努力建设“军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姚尧表示,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倍受鼓舞、倍受激励,感触深切。这次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兵在振奋民心、军心的同时,也吹响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嘹亮号角。从装甲核心部件的精密制造到智能兵器的创新研发,一代代西安工大人始终以“立兵•强军•拓民”为己任,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着育人报国的时代答卷。当前,随着资质齐全的产学研平台持续升级、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推进,学校正在为强国强军伟业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学校将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研究生院院长苏兵表示,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新气象、新力量,更加坚定了强军报国的决心和信心。西安工业大学生于兵工、长于兵工,是我国兵器行业在西北地区唯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高校,以光学工程优势学科和兵器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为牵引,形成了面向国家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特色的学科布局,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接下来,我们将赓续“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持续推动学科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防军工类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顺表示,观看阅兵式后倍感教育和鼓舞,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将全力担当立德树人神圣使命,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师生员工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倾心育人的强大力量,书写建设“军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时代新篇。

本科生院副院长程文冬表示,观看了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这场国之盛事,集中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秉承优良传统,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流人才,立志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用最前沿的知识和最过硬的技术,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之中,为科技强军、强军报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全部青春与智慧。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叉创新研究院先进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刘建伟表示,铁甲铿锵,战旗猎猎,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中国科技自强的宣言。2006年,我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投身“人造太阳”的宏伟事业,全力攻克全超导可控磁约束技术,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特性稳定约束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这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历史铭记奋斗,未来呼唤创新。超导材料是未来能源与科技的关键基石,我们将以创新为剑、以协作为盾,攻克超导材料的技术壁垒,推动聚变能源早日普惠人类。

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传运表示,观看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不仅是受阅官兵的英姿飒爽和装备方阵的威武雄壮,更是背后我国科技发展和国之重器研发对军事力量的坚实支撑。正如阅兵中展示的各类先进装备,从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斗机到新型导弹驱逐舰,其背后无不凝聚着科技创新的力量。正是凭借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我们才有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底气。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够应用到国之重器的试制和生产中,倍感自豪和骄傲。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小平表示,当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当先进装备列阵展现大国底气,我更加心潮澎湃。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庄严展示,更是无数人坚守与奋斗的缩影。立德树人,立的是家国情怀之“德”,树的是担当有为之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应将这份家国情怀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阅兵盛典中汲取力量,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意义。阅兵盛典让我们更加坚定决心:以赤诚之心耕耘教育沃土,用榜样力量点燃学生信念,让学生在成长中涵养大德、锤炼本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生院辅导员尚洪琳表示,与学生共同观看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心潮澎湃。受阅方队步伐铿锵,战机呼啸而过,先进装备尽显祖国强盛,让我们更加自豪。抗战老兵颤抖却坚定地敬礼,对军训学生而言堪为生动的爱国教育。军人的坚韧与担当,是军训要锤炼的品质。未来将以人民兵工精神为指引,激励青年大学生立大志、强本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博士生王毅辰表示,当无人机方队整齐列阵,威严地飞过天安门广场时,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作为从事无人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那些静静陈列却透着锋芒的装备让我想起无数个在实验室里的日夜,艰辛努力只为让无人机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可靠内核”。此刻,科研成果与国防力量同频共振,更坚定了我们深耕科研的决心,将以技术创新为国防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硬核支撑。

2025级软件工程(卓越班)专业本科生朱瑞娜表示,今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潮澎湃,难抑激动。天安门广场上,官兵们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每一次摆臂都彰显着力量与豪迈。从激动人心的阅兵式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当以此次阅兵为激励,锤炼意志,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