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自动化专业1999级校友吴镌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吴镌峰,陕西中烟汉中卷烟厂电气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汉中市劳动模范、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劳动模范,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主持、参与技术革新等项目4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超过10项、软件著作权4项,累计为企业增收节支近1000万元。
“机器也是有生命的,你用心对待它,它就会回报你。”这是吴镌峰常对徒弟们说的一句话。二十年来,他像一位“设备医生”,在错综复杂的制丝线电气集控设备间“把脉问诊”,用精湛的技术和执着的匠心,守护着制丝车间每一台设备的稳定运行。岁月磨砺铸匠心,终成大师意自长。从普通电工到全国劳模,从简单维修到智能改造,吴镌峰在行业沉淀的岁月,就是一条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的“长征路”。

打破“问题封锁线”的突击手
2003年,满怀一腔热血的吴镌峰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走进了汉中卷烟厂生产车间,在工作的第一天便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干出一片天地!做一个对社会和企业有贡献的人!”
2021年,针对制丝线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的误停机难题,吴镌峰带领团队通过大半年实地跟踪和数百次实验,梳理出粉尘侵入、触点误断、网络波动等八类主要故障原因,最终实现非必要停机信号精准识别,并自主开发冗余控制系统:对130多个电控柜实施密封改造、优化PLC程序、为1000余触点增设延时保护、实时监测近11个关键堵料点。此成果解决了一类制丝线集控系统原因引起误停机导致生产断流的顽固难题,设备运行可靠性显著提升,故障停机率下降80%多,成功将理论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突破。
“当解决掉设备难题以后,师傅才能安心睡觉。这也许就是他能成为制丝车间不可或缺的专家的原因。”徒弟张轶动情地说道。
搭建“创新根据地”的奠基人
面对年轻的职工们,吴镌峰总会满怀感情地对他们说:“创新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更是我们寄托情感、学习技术、展示才华的平台。”
吴镌峰深知,创新不能靠“游击战”,还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吴镌峰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成为了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吴镌峰担任厂十四五技改电气信息组长、技改工程指挥部总项目长,担任制丝线集控项目和智能产线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参与技术革新、QC、精益课题、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4项,其中省部级3项,公司级6项,厂级5项;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修订烟草行业职业技能标准、题库、教材开发、技能等级认定工作9次。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教学平台上,有一本特殊的“病历本”,在向大家讲述着二十几年来几百次典型的设备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已经泛黄的扉页上吴镌峰的字迹清晰可辨:“机器的语言,是永不消失的电波;工匠的使命,是做永远的奉献者。”

锻造“人才急行军”的领军人
“培养人才要像红军急行军,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耐力。”吴镌峰为每个徒弟量身定制“成长路线图”并带领大家共同前进。
吴镌峰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选手开展实操训练、理论讲解和模拟考试。近五年,在他的指导下,徒弟们屡获佳绩:一人获赣陕苏皖四省电气技能大赛二等奖,一人夺得陕西省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带领团队完成的20余项创新课题获全国烟草行业一等奖4次、省部级一等奖1次,地市级一等奖以上6次;5人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2人取得工程师职称。吴镌峰的无私奉献被工友们誉为“人才培养的燎原星火”。而吴镌峰本人参加各类竞赛执裁工作8次,担任培训授课讲师30余次,被国家局人事司聘任为“烟草行业培训师”。
如今,在这条“长征路”上,两鬓花白的他依旧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在俯身聆听那些细微的电流声。不同的是,在他身后已有一支浩荡的队伍,正沿着他走过的路,继续向前。吴镌峰始终坚守“有拼劲儿,才能勇往直前;有狠劲儿,才能精准发力;有牛劲儿,才能持续持久”的工作信条,秉持“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安工大精神,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
文、图:王祎霖 吴镌峰 黄彦军 审核:王守民 编辑:常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