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给获奖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海伦•斯诺的侄女谢莉尔·福斯特·毕绍福
环球网讯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10月16日下午,来自美国的海伦·斯诺后人及陕西翻译界、新闻界嘉宾齐聚一堂,在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共同见证第二届“海伦·斯诺新闻奖”颁奖仪式,13位在讴歌斯诺精神,致力中美友好,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获得大会表彰。
“海伦·斯诺新闻奖”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从2001年开始设立,旨在纪念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海伦·斯诺,奖励在弘扬“斯诺精神”、促进中美友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2013年第二届“海伦·斯诺新闻奖”在陕西省委外宣办指导下,由陕西省记者协会、陕西省翻译协会、斯诺研究中心、西安工业大学承办。
颁奖仪式上,海伦·斯诺的侄女谢莉尔·福斯特·毕绍福介绍说,她的姑妈海伦·斯诺是从西安出发,冒着生命危险去延安采访,在延安物质条件很差、其他记者只待三两天就匆匆离开的环境下,海伦·斯诺坚持了四个半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和30多位红军领袖,充分彰显了她的新闻风格和职业道德。
陕西省委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伟表示,海伦·斯诺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跨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突破重重障碍,奔赴延安采访报道,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世界,为时间了解中国、支持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陕西省记者协会主席尹维祖告诉记者,“海伦·斯诺新闻奖”起到了鼓励新闻创作,弘扬斯诺精神,促进中美友谊的重要作用,产生了一批主题好、品味高、影响大的好作品,也涌现了一批潜心研究、热情宣传斯诺精神的优秀记者编辑。第二届“海伦·斯诺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都凸显了“促进世界和睦”的主题,贯彻了作品来自生活,来自一线,风格鲜活生动的原则,重大报道有始有终,有声有色。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廉振民表示,海伦·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研究中美关系的经典之作,“海伦·斯诺新闻奖”颁奖仪式在西安工业大学举行是莫大的荣幸。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学校占地面积近1290亩,是一所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陕西翻译协会共同翻译斯诺家书及外国新闻记者关于红色革命的中国作品,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斯诺后人的到来,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