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特色的工科大学,也是一方文脉汇聚、墨香氤氲之地。她经久地传承着浓郁的书法情结,弥散着厚重的人文气象。
多年来,“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广大学生将既精通所学专业,也强化综合素质,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作为一种目标追求。
学校依托资源优势,为所有的本科生开设了书法欣赏课,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书法艺术教育和体验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走出了一条选修课——人文教育——专业教育——文化建设的独特路径。
通过书法艺术育人活动的开展和熏陶,广大学生提高了艺术感悟能力、文化感悟能力,促进了学校人文环境和文化育人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形成先进校园文化、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机制、全方位育人打造了平台,给校园平添了独特的精神生态、灵动之气和高端岸线。
关键词:书法教育 文化育人 和谐校园
目标与思路:
一、利用优质资源,科学规划,完善文化育人机制
文化育人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都要依托一定的优质资源及其长久积淀,为了提高文化育人的效果,学校充分挖掘和拓展自身的优质资源。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率先在陕西高校中为大学生开设书法选修课。1998年,又率先在工科高校的文科院系开设《书法欣赏》必修课。2002年,学校成立了艺术系。2003年,再次率先在西北地区高校中开办书法本科专业,使一大批书法爱好者能够在大学的课堂上接受系统的书法专业教育,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汲取书法艺术之真髓。学校有一支强有力的书法教学和研究团队,为我们开展以书法艺术教育为抓手的文化育人活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学校书法教学和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成果。学校曾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刘自椟、陈泽秦两位书法大师,2010年建立了二老全名书法作品展览馆,丰富了我们的育人内涵和途径,形成了浓郁的书画艺术氛围。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书法教学研究资源,学校教务处、学生处、艺术学院进行的充分的论证,确定了书法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妥善安排了授课教师和课时。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和体验活动。
二、弘扬传统,以点带面,营造书法艺术育人氛围
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对空间进行处理、分割,抒发人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它具有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品格教育, 辩证思想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增强创新素质等育人功能。
学校把书法艺术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围绕书法欣赏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活动和文化主题活动。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整体推进大学生文化教育,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合力机制。学校坚持以书法文化教育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素质,统筹课内课外文化素质教育,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文化主题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三、传道授业解惑,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师德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为了全面推进“三育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育人工作的同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
西安工业大学书法艺术教育早在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本校职工、著名书法家刘自椟、陈泽秦两位老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既传授书艺培养师资,又开设课程营造氛围,为书法艺术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今天在西安工业大学形成了一支由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学系专业教师为主的师资力量,经过数年来的艺术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把书法课纳入教学计划,精心安排教学环节
首先把书法课纳入到工科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同于书法专业和文科类学生的教育,我们在安排教学中抓住了工科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按照爱好的广泛性与知识的严密性相结合,系统理论与重点知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三大原则,对教学内容、重点知识、突破点进行了科学的安排。
其次,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工科学生中进行书法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内容跨越了知识学科领域,许多学生对书法的内涵比较陌生。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从保护学生的兴趣出发,作了科学的安排。先后开设了《硬笔书法》、《书法与中国文化》、《书法欣赏》、《艺术欣赏》等课程,各门课程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主线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精神实质。通过书法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书品与人品的关系、人正与笔正的关系、字内功与字外功的关系。通过书法艺术欣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培养,又可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国学文化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高。
再次,安排了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为了保证书法艺术教育的效果,我们给学生选派了从事书法教育多年的老教师授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知识专长和育人专长,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以专业教育为平台,积极探索思想教育的新路径
清末书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也就是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所以宋代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因此,不论在书法课堂教学,还是在书法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资料表明,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著名的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因此,我们经常教导学生,学习书法,不仅是在研习古代碑帖,而是在心仪古人风范,要不断提高对祖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激情。
其次是培养自励坚强的意志。历史上许多书法家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一不是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习书“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以至于“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共挥洒”。古今无数书法家钟情书艺,涵泳墨池,有着一股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因此,我们在讲授书法艺术的时候,始终强调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要想学好书法必须培养刻苦耐劳的品质。
第三是端正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的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在艺术上也将达到“天人和一”的至高境界。早在五十年代,郭沫若就十分强调学生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好字不仅仅是书写的水平问题,而且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我们每次组织书法义务服务活动,都把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放在首位,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学会关心社会,尊重他人,以德艺双馨为最终目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主题活动,寓教于乐
学生学理论的时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和书法文化主题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育人效果。经典书法作品审美,分析书法作品的审美构成,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在审视书法作品的同时,看到书法作品背后的品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特的书法教育教学特色,在这一基础上,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味文化教育精髓,形成传承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推动这一特色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1、开展特色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活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在书法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中,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如“书画艺术进校园”、“书画艺术进社区”、“书画艺术进展览馆”、写生作品展览、书画作品赈灾义卖活动等等。在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开展学生书画作品师生“会看”,引领学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2008年,学校以“大爱无疆、众志成城”为主题开展的书画作品义卖活动,邀请了社会各界、企业人士共同参与,现场拍卖学生的书法作品,并将善款捐赠给地震灾区,支持汶川,奉献灾区,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的报道,社会反响强烈。2009年,我们联系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和学校书法专业教师、学生代表,远赴陕西宁强灾区捐款捐物,时值春节,我们深入农家为当地群众撰写春联,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生活幸福美好,此次活动也被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报道,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挖掘书法艺术内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育人宗旨。我们认为,“人能写字,字能写人。”书法所蕴涵的绝不仅仅是写字,更能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毅力、价值观。通过书法教育活动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文化氛围充溢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比如“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背后,师生得到更多的是精神的锤炼,也是学校人文化素质的体现。2007—2009年度,学校共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区”活动10余次,使书法精髓体味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打造文明的师生,打造文化的校园。我们还因势利导,积极把包括书法艺术教育教学在内的第二课堂活动与文化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动笔必规范,逢笔必不苟”,书法艺术,培养了学生的习惯;“端正写字,方正做人”,书法艺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翰墨书华夏文明,椽笔写自强人生”,书法艺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3、结合创新教育思想,延展特色文化内涵。2007年至今,我们始终把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成立校院两级读书指导委员会,向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积极引导他们汲取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文化的营养,为学生搭建平台,激发兴趣。邀请书画名家来学校做报告;组织全国书法教育研讨会,并以此为契机,吸引全校学生培养兴趣、刻苦钻研书法理论与实践,使校园里充满书香气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让学校在文化的滋润下发展。在更为深广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练习和创作激情不断,特色创建氛围持续发展。
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奉献精神,达到了教育润泽、立德树人的目的
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从历史文明到现实文明,富有地方特色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着眼思想教育,紧扣立德树人,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奉献精神。人品与书品共进,用品德和知识回报社会,服务群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日本新闻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中国新华网、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江湖网、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书法艺术承载着真善美,春风化雨般地滋润涵濡着大学生的心灵。多年来,大学生把书法艺术无私地奉献给社会和群众,坚持义务为社区、乡村的百姓书写春联;悉心辅导中小学书法爱好者,分文不取;踊跃参加省上举办的“赈灾义写”活动,用西工学子的深深情怀温暖灾区人民的心房;学校分别与陕西省监狱、西安女子监狱、陕西老年书法大学、长乐坊街道办事处、兴庆小区、邵平店村、卞家村、长乐公园、兴庆公园、西北大学留学生院、日本古墨书道协会等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诸如:“冬日阳光——书法艺术助学服务活动”、“喜庆团圆——春节义务书写春联活动”、“传播文明——书法艺术进社区活动”、“构建和谐——监狱书法展览和服务活动”、“团结互助——资助贫困生义卖活动”、“书壮军威——绿色军营书法艺术实践活动”等等,不仅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得到落实,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不仅检验了书法专业课堂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品格;不仅为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学校师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获奖共180人次;书法教育与主题文化活动情况被全国、省市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在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书法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社会业内人士的关注,有学者将这一现象誉为“西工现象”。2004年11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先生在西安工业大学视察工作时,对学校的书法专业和书法文化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欣然命笔:坚持特色,奋发争先。
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
书法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近年来,教师出版了多部理论专著,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书法作品。于唯德教授的专著《书法精神寻绎》(2005年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全集——蔡襄》(2007年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榜书艺术风致》(2006年西安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公开发表学术和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于唯德教授的论文“论传统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情性的陶冶”荣获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高等学校公共书法教学模式研究”荣获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书法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荣获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主编了陕西省艺术教育规划教材《书法欣赏》、《书法教程》、《书法导论》、《书法鉴赏》、《书法创作技法》(一套6本),其中《书法教程》荣获全国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书法欣赏》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书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08年被陕西省书协命名为陕西书法创作基地,2006年荣获西安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7年荣获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兰亭教育集体奖。于唯德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书法艺术育人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和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审美情操、艺术气质、育人环境、文化建设的和谐统一。
“昔日金花迎驾到,世异事迁今辉煌,胸怀憧憬群贤至,五秩岁月五秩歌”这是在西安工业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一位校友在观看了学校举办的校庆师生书画作品展后所赋之诗。此诗既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与褒扬,又反映出西安工业大学书法文化育人的成果。
西安工业大学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以不断加强“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